多年来,IP网络使用的开放标准已经被多个供应商成功采用,并被世界各地的网络供应商大规模部署。另一方面,光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是单一供应商的,因为光子线路系统的许多核心能力,包括规划、性能和基本遥测都依赖于供应商特定的软件控制架构。此外,应答器和线路系统的管理接口与规划工具一起作为一个单一的集成系统交付,这使得很难在整体解决方案中引入另一个供应商。

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两项基本的发展已经使光网络向多供应商部署开放:

  1. 域控制器使用开放api实现跨多个供应商基础设施的单窗格光学服务规划和管理,自动化水平达到新的水平。
  2. 基于标准的部署模型推动了开放式应答器和开放式线路系统网络架构的更大灵活性。

确定业务目标

开放标准的引入,以及在一个共同的光学基础设施中部署多个供应商的能力,是最终问题的起点:“我如何在光学网络中使用这种开放性来实现公司的战略和业务目标?”这个博客的每个读者都会立即给出一个符合他们公司目标的答案。回答可能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

  • 通过引入竞争业务的多个供应商来降低硬件成本,特别是转发器,这是贡献成本最多的批量组件
  • 立即获得最新的光学创新雷竞技1
  • 一个多层集成的开放平台,确保多层软件的长期投资
  • DWDM转发器通过供应链多样性实现业务连续性

上面的回答有很多变体,但如果你依次查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元素——引入多个供应商将需要由服务提供商进行更多的软件集成测试(在这方面的成本更高),而不是由供应商完全验证过的单一供应商解决方案。幸运的是,体系结构工具可以帮助确定具有良好业务目标的多厂商解决方案部署前测试所需的数量。

平衡开放与互操作性成本的需要

上面提到的商业目标没有一个是“我们的计划是为我的网络的每个特定部分引入一个开放接口,然后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试图将所有这些开放api集成到一个可部署的解决方案中”。那将会适得其反!

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体系结构它定义了所有可能的开放性和实现这与开放战略所支持的业务目标是一致的。在实现开放解决方案时,记住以下公理是有用的:“你拥有的接口越开放,你的实现就越慢,越不灵活。”

接口越开放,实现的速度就越慢,也就越不灵活。

再多的标准化也无法取代网络互操作性实现测试。每个网络运营商对地理冗余测试、特性和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都有独特的要求。此外,没有一个网络标准是真正的“即插即用”——尽管认证确实有帮助。从根本上说,在解决方案中引入的集成点越多,在部署之前就必须执行越多的测试、发布校准、用户培训和其他辅助任务。每次部署新版本时,都必须重复整个测试周期,这进一步增加了成本,并降低了部署速度。

这并不意味着不能部署开放式网络;然而,这确实意味着,当从实验室转向生产时,专注于业务目标来指导实现将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评估权衡

让我们用前面目标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 业务目标:DWDM转发器通过供应链多样性实现业务连续性
  • 技术要求:在现有的开放线路系统(OLS)上引入另一家供应商的应答器

图1显示了两种可能的开放光学实现,它们同样能够实现业务和技术目标。实现的选择将决定部署解决方案的成本和速度。

图1:不同开放光部署模型的权衡

图1:不同开放光部署模型的权衡

“模型1”中的开放部署有四个来自光域控制器的开放接口,一个到两个应答器厂商,一个到开放线路系统(OLS)控制器,一个到开放规划工具。该模型将提供业务目标所需的开放互操作性的所有维度。“模型2”中显示的替代方案要简单得多,它主要关注关键业务目标(开放应答器部署)所需的开放接口,并将体系结构的其余部分作为供应商集成的解决方案。这两个模型都满足业务和技术目标。二者的权衡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模型有显著的系统集成成本和时间挑战,而另一个模型则在控制时间线和成本的同时,开放了网络的关键维度。

智能网络控制将其整合在一起

软件控制体系结构已经发展到可以内聚地控制多个供应商的基础设施元素,并增加了自动化程度。这扩大了实现选项,同时保持了统一的管理界面。以上两种模型都需要一个具有开放api的光域控制器来自动化多厂商的生命周期操作。然而,Model 2中的域控制器的功能更加广泛,消除了耗时和昂贵的互操作性测试的需要。这些功能建立在软件定义网络(SDN)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在集成规划和分析方面取得了额外的进步,带来了智能网络控制光操作。

随着服务提供商寻求在满足业务目标的同时满足市场需求,光网络的开放标准对于持续进步至关重要。没有一个单一的解决方案可以满足所有的部署;然而,提前提出正确的问题将确保交付的业务结果是你想要的。